上海产业革新要突破传统思维

发布时间:2011-06-01 10:44:1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大小: ]

上海传统产业如何在转型之路上迸发新的活力?“十二五”期间上海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还需要哪些突破?

昨天下午举行的“与政协委员面对面”研讨会上,上海副卡经济预测研究所所长王德培表示,上海原来的土壤不足以支撑未来新兴产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但是现在这个土壤正在破碎。

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也表示,在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上,上海不能再处于低效率的状态。“具体讲很简单,我们不要用发展工业的方式发展服务业,仅仅设园区,园区之内提供一点要素条件或者是政策条件,”杨建文称,“这是原先我们发展工业的过程中间有效的方式,但是对发展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来讲,它短期之内可能在这一过程中间得到一点刺激,长期发展不起来的。”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下称“纺织控股”)董事长席时平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纺织控股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亿,进出口总额达到41.7亿美元。

在这样的成绩背后,纺织控股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成为推手。“比如我们对下属的纺织研究院的考核,不考核利润指标,只考核它产生的成果,以及对整个集团科技研发的贡献。”席时平称。

对此,杨建文也表示,上海在技术创新领域能够得到发展的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断提升动员和组织配置全球科技资源的能力。“你不能仅仅只讲我自己本身的科技能力怎么提升,这是原先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思维方式必须打破才可能有今后的大门。”杨建文说,“换句话说,今后上海科技技术进步也好,科技能力发展也好,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应该在配置全球资源这个层面上多采取一些实际有效的措施。”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