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积极推进与区域内大院、大所、大校、大企的资源合作
徐汇区积极推进与区域内大院、大所、大校、大企的资源合作。该区区域内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16家,中科院系统、上科院系统、国家部委所属及其他各类市级科研单位等科研院所121家。近年来,该区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区域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实现联动发展为目标,加强与区域内大院、大所、大校、大企(下称“四大”)的合作,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前,该区与“四大”合作共建的园区面积已超过100万平方米,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产业集聚度达到75.06%,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67.9亿元,成为承载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该区先后对31个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8个市“软件和集成电路”重大项目、4个“生物医药”重大项目进行配套资金扶持,并设立了院(校、所)地合作自主创新项目扶持资金,积极推进院所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的转化;与“四大”形成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工作机制,通过项目支持的方式,积极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一大批人才先后入选国家和上海市“千人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等。主要做法:
——初步构建良性合作机制。徐汇区先后与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通大学、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建立新一轮战略合作联盟,在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上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出台了《促进区域高校及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等系列激励政策,建立科技基金用于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优势学科的扶持。同时,区科委等相关部门还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并形成制度,及时了解和协助解决“四大”联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含量。该区积极发挥科研院所重大科技专项的带动作用,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2010年,该区对上海消防研究所的“压缩空气A类泡沫消防车关键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等10个项目进行扶持,资金总额达5680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市知识产权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合作,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资扩股、技术入股、政策融资等各项服务,促进科技企业加快发展。
——建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重点是按照深入产业纵深、聚焦技术创新、服务知识产权创造的原则,积极推进“数字内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枫林生命科学园化学信息服务平台”等平台项目建设,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推动和服务于技术创新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立上海市知识产权转让交易一门式服务平台和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徐汇分中心,推进未上市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股权流通试点工作;建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徐汇分中心,推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等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同参与开放与共享。此外,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四大”相关人才引进、安置等环境营造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