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房产市场与保障住房不应“合一”

发布时间:2008-12-08 16:49:29   来源:解放网  [字体大小: ]

记者杨冬报道:“救市政策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过程需要半年至一年。”昨天,中央连夜出台一系列“大救市”政策、上海出台“14条”提振房市的第二天,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印坤华教授在“上海房地产学人圆桌会议”上点评到。来自上海社科院、复旦、财大、华师大四所房地产研究中心的8位房地产研究学者,首次以圆桌的形式“号脉”当下楼市。

“楼市要学会用‘两条腿来走路’。”在印坤华看来,无论是决策层也好,老百姓也好,对房地产行业的认识多多少少有偏差。“房地产行业的内涵绝不仅仅是造四面墙,上面加个盖儿那么简单,它所容纳的范围远远大于住宅。”他指出,房地产市场解决的有支付能力人群的住房问题,无支付能力的这部分人应当被归到保障性住房所要解决的范畴里去。 

“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政府、消费者在认识上存在着极大的误差。”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丁健教授同样指出,房地产市场和保障性住房二者不应当是“合一”的,而是应当区别看待,即,保障性住房这一块不应纳入市场,应当是由政府包干的,不应当把这一部分无支付能力人群的住房问题全盘推给市场来解决,“政府调控的‘失灵’便大抵如此。” 

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和房地产研究中心的张泓铭教授则指出,成交量的严重萎缩,是当前楼市的致命“病患”。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愿用“危机”二字来形容当下的楼市。“去年房价的过快上升,抑制了当前的房屋交易;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的减速,抑制了房屋消费。”张泓铭认为,当前楼市发展的趋势堪忧,其诱发的原因可以追溯至去年的普涨时期。 

“就像患了‘心病’一样,许多老百姓始终觉得中国的房市不踏实。”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教授华伟表示,要想让房市稳定,首先必须得稳定房价,这种稳定是动态的稳定,而非静态的,是和当前的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的。“关注房地产的人越来越多,但权威声音越来越少。”谈到国内房地产业发展的持续低迷,华伟称其发展模式需要反思。 

“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旨在修复老百姓信心而已。”印坤华表示,房地产的“大救市”政策仅仅只是“抱佛脚”性质的。“地方政府能否暂缓供地?是否可以适当鼓励土地流转、交易,甚至是鼓励房地产企业资产重组?”就如何破除当前销售成交不旺、观望气氛浓厚的市场态势,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房地产学院的龙胜平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