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创意市集引发业界大讨论:创意产业需要大众化

发布时间:2008-12-12 15:57:35   来源:创网  [字体大小: ]

一场探讨创意市集未来发展的沙龙近日举行。沙龙主要总结了此次创意市集的长处与有待完善的地方,并为今后如何更好地举办创意市集、如何把创意更好地转变为商业做了思考。参与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由新格品牌机构和厦门商报主办的创意市集,不管是厦门的本土创意还是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创意,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业内同时认为,创意产业要做大,还要深入到大众。

需要进一步与高校合作

当说到创意市集的影响力时,文博会的项目经理李维新认为:“厦门像创意市集这样活动很少,创意只局限在某些人,不够大众化。”他还举例说,“台湾很多县市有固定的点在做创意,很多艺术很民众化,不像文博会没有那么高端。高雄市有个废弃的码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每次会出个主题,让人们一起来创意,互动性很强。”

新格品牌机构董事长苏晓东认为,可以将创意市集办成类似一个俱乐部,每个创意达人都是会员,随时可以到这个平台上来一起交流一起创意。“创意市集应该是大众型的,创意背后的观念和想法很重要。如果要做大,就需要把创意深入到大众,而不是停留在文艺青年。”苏晓东进一步说,“首先,应该进一步地与高校合作。”

“把创意市集办成同一首歌”

去年的创意市集是在中山路举行的,当时摊位对街并排摆着,把拥挤的人群夹在中间。摊主们时不时地还可以拉歌、对喊,好不热闹。而今年在文化艺术中心的十字长廊上摊主们背对着背,在此次创意市集上获得最佳创意奖二等奖的“沙茶”负责人郭婧雅说:“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创意市集气氛消减了不少。”

关于场地的问题,苏晓东说:“场地这一环节确实很重要,明年我们可以考虑到高校办,如厦大或理工大,办成‘同一首歌’。”

文化产业协会要做“领头羊”

如何让大众认识到这些创意达人的存在、并参与进来?文博会的评委厦门理工大学的郭肖华副教授认为,未来不管市集也好,文博会也好,怎样能把这些人的经验分享给真正需要去学习的人。一个层面是展出已经成型的创意,另一层面帮助萌芽状态的创意成型。还有市集背后庞大的高校专业团体,把他们的经验带给创意人。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专门为创意人做一场活动,让他们一同分享这些经验。而这样的活动就很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组织。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