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发布时间:2011-05-05 15:13:41   来源:东方网  [字体大小: ]

“十二五”时期,上海要按照开放、多元、传承、创新、繁荣的方针,坚持文化、创意、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加大与世界各类文化交流的力度,增强集聚和配置国际文化资源的功能,出形象出亮点,打造一系列文化品牌、文化地标、文化企业、文化活动,使文化创新力达到一个新高度,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上海“十二五” 规划纲要摘录

坚持文化、创意、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力,努力使文化创意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积极发展文化新业态。聚焦媒体、艺术、工业设计、时尚、休闲娱乐等领域,重点发展数字出版、新媒体、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服装服饰、黄金珠宝等都市型时尚产业,提升质量,扩大规模,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实施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战略。积极盘活西藏中路、人民广场区域内原有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国内外各种演艺娱乐资源,打造环人民广场文化演艺娱乐集聚区。加快建设国家动漫游戏产业示范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佘山文化影视产业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绿色印刷创意示范园区、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园区以及各类创意产业集聚区。

加快集聚各类文化市场要素。发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的功能,加快集聚资本、产权、技术、人才等要素,拓展文化创意产品流通和服务市场。强化金融支持,促进各类资本投向文化创意产业。探索文化创意无形资产评估及应用,加快培育中介、资产评估、产权经纪、交易代理等专业服务机构。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上海“十二五”规划立足上海的优势、阶段性特点,展望未来,提出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

一、构筑文化大都市核心

清晰地认识文化软实力的实质及其对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已成为每一个领先发展城市在新的时期谋求更大成就的关键所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1.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提出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由来。“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1989年首先提出来的,其后世界各国纷纷对此展开研究。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它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它能使别人自愿地跟随你或遵循你所制定的标准或制度来按你的想法行事;而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创新力、凝聚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目前对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国内外学界并没有形成权威性的解释,多以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阐述作为理论根基进行推理研究。我们认为,中国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指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国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挖掘并弘扬城市自身蕴含的文化特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所形成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树立城市的品牌,从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和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一是有助于上海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一个国际大都市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对周边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十二五”时期上海进入“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期,上海将在市场化框架下增强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开放市场(包括金融市场、航运市场、人才市场等),搭建平台,而配置全球资源,就需要集聚全球高端人才,上海只有拥有文化软实力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城市软环境,才能够吸引和集聚更多的国际化人才。二是有助于上海挖掘文化新业态的巨大潜力。“十二五”上海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可以为城市实现整体的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且适时把握文化经济化的新形式和新概念,在文化产业、新媒体产业、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有助于上海塑造具有自身特点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如纽约的城市精神被概括为“高度的民族融合、文化宽容精神;永无止息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竞争意识;处惊不乱的应变能力”。“十二五”期间,上海必须彰显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自身的城市品牌,凝聚城市居民之心,促进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2.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

2007年5月,时任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这也揭示了上海要建设的文化大都市的内涵,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化的市场化需要不断加大,文化的创新力需要不断开发挖掘。“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进一步明确了上海所要建设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是面向国际并具备现代和时尚元素的。

国际文化大都市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综观当今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全球城市,其往往首先是国际文化大都市,并已形成了明显的文化定位。纽约为保持世界文化之都地位,确立商业与文化协调发展,以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巴黎作为时尚之都、艺术之都,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平衡点;伦敦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文化之都,维持文化大都市的国际地位和形象;东京发掘与完善传统文化,建设创造性文化都市,强化文化辐射力。国际文化大都市大多注重在分析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中确立城市文化发展的坐标;注重在研究把握城市的文化个性中确定城市文化建设的定位;注重在与国际大都市的参照比较中思考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就目前情况来看,上海无论是文化场所、文化艺术团体的数量还是文化消费现状,尤其是文化创新能力,与国际文化大都市差距还比较明显,有待加快发展。

二、奠定文化大都市基石

文化民生体现了城市的发展理念、政府的政策导向,随着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市民不仅仅需要在物质生活上获得满足,更需要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提升。上海“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文化民生的建设,视其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重要支撑。

1.世博场馆后续利用更多考虑彰显城市文化内涵

关于世博园用地的最后用途,早在世博会举办之前就成为各方专家热议的一个话题。当时多数专家赞成用于商贸或金融功能,可定位为国家级经贸项目的示范区、国际新型金融集聚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等;也有专家认为上海急需完备的文化基础设施,世博园遗留的土地不应用于商业开发,应由政府主导,发挥文化功能,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建设以博览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为核心,融居住、商务和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型综合功能区,发展博览会展、文化艺术、旅游休闲和商务贸易功能,这种观点逐渐成为共识。近日《世博会地区结构规划》公开征求意见,内容包括面积约0.42平方公里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将引进全球顶级创意型企业、工作室入驻,塑造世界水平的文化创意街区;用地面积约0.93平方公里的浦西江南造船厂地区,将形成与美国华盛顿史密斯国家博物馆群、柏林博物馆岛类似的世界一流博览文化聚集区。这与上海“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结合世博场馆后续利用,推进若干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是一脉相承的。上海把中心城区最好的未开发地块用于文化建设,反映了政府对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内涵的理解以及对文化软实力具体落脚点的部署。

2.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基层为重点,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体内容概括起来显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区县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效果。针对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效率低下、很多设施被用于经营性用途以弥补运营过程中政府差额拨款不足的问题,“十二五”期间要设计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借鉴国内外公共文化运营的成功经验,完善区县公共文化设施,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重点加强已建成的2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运行,真正发挥公益文化设施的作用。

二是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十二五”期间,政府进一步挖掘公共服务的内涵,将加快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上海航天博物馆、档案馆等重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落实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在市博物馆、市美术馆等市级文化场馆已经免费开放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招投标采购制度,完善供需对接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配送体系,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电视公共服务频道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三是更加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在以往对历史风貌保护区、历史文化名镇(街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内容上,“十二五”规划新提出了加大近现代革命文化遗存、民族工业文化遗存和优秀建筑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提高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这些措施体现了上海城市的历史特色与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关系。

四是更加注重对群文活动的支持力度。延续世博会期间上海举办的4万场群众文化活动产生的良好效应,“十二五”期间,将支持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开展健康文体活动,培养群众文化优秀团队,培育一批富有民族、民俗、民间特色的活动品牌,挖掘根植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之中的文化内容。

三、引领文化大都市发展

“十二五”期间上海要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力,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努力使文化创意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规模迅猛增长。“十一五”以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从2005的549.4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630亿元左右,占全市GDP比重从6%提高到9.6%左右,并且形成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五大创意产业重点门类。

二是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格局。截至2010年底,上海经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有15家,创意产业集聚区达80家,基本覆盖全市范围,总建筑面积突破27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8200家,从业人员逾15.5万,已初步形成“一轴(延安高架主轴)、两河(黄浦江、苏州河)”的布局,一轴两河周边集聚了6000多家企业。不少园区的年销售收入都以亿元计,如普陀天地网络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内文化类企业年销售收入达7亿元,长宁视觉文化艺术产业基地的年销售收入达5.4亿元。

三是产业融合特征显现。上海文化与科技、创意、金融、贸易等方面的融合不断加深,如在网络视听服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服务、有线电视“三网融合”等网络信息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创办了全国首家从事中小文化企业担保服务的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担保有限公司、全国第一家私募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及为投融资创设多元化渠道与平台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引导资本投向新兴文化产业领域。

四是城市文化创意氛围日趋浓厚。连续举办6届“创意产业国际活动周”,政府和民间举办的各类小型创意活动层出不穷,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2010年2月,上海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批准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世界第七座“设计之都”。

2.“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要成为上海的重要支柱产业

积极发展新媒体产业。近几年,上海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数字媒体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涌现出分众传媒、盛大网络、土豆网等一批传媒企业,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已经形成数字媒体产业集群,上海IPTV用户突破100万、手机报用户超百万。“十二五”期间,上海要抓住三网融合试点全面启动、中国移动视频基地落户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等新媒体产业载体建设等机遇,把握三网融合和新型文化业态催生的许多新媒体应用业务,成为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的强大支撑,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一步融合发展,加快卫星数字发行业务、电子书包的开发、IPTV/互动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手持广播电视等项目建设,推动新媒体企业以跨界合作等方式发展壮大。

文化创意重大项目为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载体支撑。“十二五”期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将重点发展媒体业、艺术业、工业设计业、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业、网络信息业、软件业、咨询服务业、广告会展业、休闲娱乐业等十大产业领域,形成“一轴、两河、多圈”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12%左右,成为国际创意城市网络重要节点。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载体支撑,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包括环人民广场文化演艺娱乐集聚区、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航天博物馆、虹桥国际舞蹈艺术中心、国家动漫影视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佘山文化影视产业基地、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等。各区县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抓紧布局文化创意产业,如卢湾区准备把“8号桥”打造成高端设计创意园区,“田子坊”打造成文化创意园区,“卓维700”打造成艺术设计创意园区,“江南智造”打造成创意产业集群区;黄浦区把豫园地区打造成上海最具民族特色的商业文化旅游区、国际黄金珠宝商贸功能区和创意产业区;浦东新区借迪士尼乐园、国际高新科技影视基地、盛大彩虹城等文化重大项目的带动力,成功创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

3.“十二五”部分重点文化创意项目

进一步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化程度。一是充分发挥文化产权交易所和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的作用。以文化创意和文化产权交易为核心,发挥上海金融优势,整合全国文化要素,通过扶持、孵化、登记、展示、推介、交易、经纪、信息、技术、投资及其他服务要素整合,完善以文化产权和版权交易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建设;面向文化“走出去”,构建国际文化信息交流、国内外文化产品展示功能、国际文化贸易基地功能和载体功能打造,扩大文化产品输出,尽快形成成熟的国际化文化商务运营及盈利模式。二是加快文化投融资机制建设。通过财政投入、银行信贷、企业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发挥现有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上海市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资金的作用,成立文化产业投资担保机构,鼓励更多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打破目前上海文化企业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空白的局面。三是加快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加大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力度,推动文化企业集团重组上市,支持骨干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开拓海内外产品市场,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在新媒体、影视、出版发行、动漫游戏、数字节目制作等领域发挥龙头作用,使其成为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

四、当前要关注三个重点

“十二五”时期,上海要按照开放、多元、传承、创新、繁荣的方针,坚持文化、创意、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加大与世界各类文化交流的力度,增强集聚和配置国际文化资源的功能,出形象出亮点,打造一系列文化品牌、文化地标、文化企业、文化活动,使文化创新力达到一个新高度,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1.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品牌

创办上海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凭借上海领先全国的国际化程度和频繁的国际文化创意交流活动,凭借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凭借上海的金融优势、会展经济、媒体力量和文化产业功能性平台,上海有能力打造超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规模的文化交易交流大会,形成全国首屈一指、亚洲知名的文化贸易盛会。

创建一个影响广泛的报纸系列。充分发挥报纸作为文化传播重要载体的巨大作用,以国际化视野打造一个东方品牌报纸系列,具有思想和理论的高度,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发展一家有较强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打破当前上海只有政府主办的东方网和国企主办的21CN两大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扶植壮大各类专业性门户网站,创造适宜新媒体发展的政策环境,全力发展一家类似新浪网、网易、搜狐网、腾讯等全国知名且由民间企业主办的综合性门户网站,访问量指标、网站的品牌价值、网站盈利状况、网站规模都要居全国前列,以弥补上海民企力量不足的缺陷,显现上海文化的灵动性。 打造一个面向全球受众的频道。以媒体国际化为目标,以发达国家卫星电视媒体运行模式为借鉴,确保东方卫视成为中国地区覆盖最广的省级卫视,确保东方卫视海外版在全世界主要地区的规模份额,积极把东方卫视打造成面向全球受众的频道,增加上海文化的传播力,增加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话语权。

创办具备海派特色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充分撷取海派文化精粹,充分论证海派文化与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与国际现代时尚活动的最佳契合点,可以结合黄浦江苏州河水系开发,创办一项既弘扬海派文化又能让上海居民,特别是年轻人乐于参与的具有现代感的大型文化活动。

2.构建国际文化展示新高地

着力打造国际新媒体中心。大力引进和扶持新媒体企业,成立新媒体产业管理办公室,加大对这一新型文化载体的扶持力度,利用上海良好的商务环境引进若干家国内外新媒体企业总部和众多具创新活力的新媒体中小企业,设立新媒体产业引导基金,资助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媒体研发项目,加快制订有关新媒体领域的法律法规。建立上海国际新媒体产业园区,打造涵盖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流通全过程的文化新传媒产业链。

着力打造国际财经传媒中心。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为契机,积极做强做大财经媒体,争取若干家财经媒体企业上市。支持财经媒体与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密切联系和合作,建立上海国际财经智库,聘请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担任专家。以即将发布的上海金融景气指数为起点,逐步缩小和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做强陆家嘴论坛,创办由多个发达经济体国家参与的上海财经年会、发布年度排行榜等,成为全球财经信息中心。

着力打造国际创意设计之都。以上海进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获得“设计之都”称号为契机,大力提升“环同济设计产业圈”能级,集聚更多国内外知名设计企业,集聚更多大学生创立的中小企业,在设计机构相对集中区域培育一批助推创意设计产业化,为设计人才服务,为设计机构创业和走向市场提供咨询和资金扶持的设计类中介机构,缩小与柏林、神户等国际设计之都的差距,将上海建成具有世界级能量和影响力的创意城市。

着力打造国际演艺之都。面对全球高度垄断、高度发达、高度专业、高度细化的演艺市场特征,充分发挥世博演艺中心的功能,成为中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交流场所以及影响力辐射东亚地区的综合性演艺娱乐场所。全面推进和提升现代戏剧谷,形成戏剧文化集聚发展区。以大手笔打造国内最为领先的国际化演艺中心,以“活力洛城”为模本,选址相当大的空间,建造集公共广场、电影院、体育赛场、饭店、博物馆、美术馆、商店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区域,引入国际高科技含量最高的动感活动,成为活力上海的最佳演绎。

3.营造高端开放的国际化环境

吸引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制订《上海国际化人才引进办法》,引进更多上海文化市场发展所缺失的文化人才门类,注重对原创文化人才和文化新人的引进,集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掌握高科技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国际市场规则的文化管理人才。对世博会脱颖而出的国内外高端文化人才、海外归国人才予以政策倾斜,视个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办法。让更多的本土文化人才通过培训和海外学习等方式成长为国际型文化人才。

打造若干个高端国际社区。加快符合国际化潮流的生活环境建设,包容多元化的文化理念,提供更完善的文化交流活动场所,在上海多个具备发展条件的区域形成若干个高端国际社区,满足国际人士和商务人士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兼顾一般收入的外籍人士,提供环境相对较好的国际公寓或国际生活集聚社区。

吸引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落地。顺应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潮流,大力吸引国际机构和组织落地,扩大我国和上海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丰富对外开放的内涵,带动外资大量流入,推动会展经济的大发展,形成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

(注:作者汪胜洋为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杰为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本文原题为《文化软实力: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题中要义》)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