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上海特点的文化产业结构

发布时间:2011-05-17 08:41:51   来源:中国网   [字体大小: ]

“十一五”期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约12%,高于上海同期生产总值年均增幅接近1个百分点。按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约为96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9.8%,占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5.65%。按可比价格计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连续5年超过5.5%,文化产业已成为上海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基地、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建成首批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80余个创意产业集聚区,推进建设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基地。依托产业基地的集聚、服务和孵化功能,目前上海在网络视听服务上占据全国约70%市场,网络游戏服务占据全国近50%的市场,其他在网络财经服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休闲娱乐服务、网络远程教育服务等领域都保持了全国领先地位。在骨干企业方面,既有产业规模或内容生产影响力居全国同行前列的东方传媒、东方明珠、新华传媒、世纪出版等国有企业,又有盛大、复星等一批民营龙头企业,还有以东方财富、土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充满活力、成长迅速的中小企业。

具有上海特点的文化产业结构初见端倪。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上海文化产业在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文化服务业的比重持续攀升,大众型、商务型文化服务逐步成为上海文化服务业的重要特点。一方面,随着市民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广告和会展服务等在文化服务业中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网络文化服务已成为上海文化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门类,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金融服务、文化贸易服务等领域也都形成了自己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上海市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在坚持主导中形成协同推进机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寻求各方支持与合作,在携手中求得共同的发展。我们始终与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现代服务业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等密切配合,发展规划共同制定,产业政策共同研究,重大项目共同推进。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成立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宣传、经信、发改、科技、旅游、财政、税务等22个相关委办局参加,形成了在市级层面的协调、推进的格局。

2.在创新与融合中形成区域发展特色。创新与融合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建设取得突破的关键。只有与相关产业有效创新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做大做强。这些年,我们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与创意、与金融、与贸易融合,不断形成新兴业态、形成新的产业链,在融合中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也发挥了资源禀赋优势,形成了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

3.营造规模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环境。龙头企业是文化产业的骨架所在,中小企业是发展的活力所在,必须营造兼顾二者的发展环境。我们充分发挥市区两级党政部门整合资源、出台政策、集聚人才、配置土地房产等方面的优势,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环境,既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化优势,又保护中小创业型企业的创新活力。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