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创意产业的“散养”“圈养”之争

发布时间:2009-11-10 16:51:54   来源:河南日报  [字体大小: ]

 近日,由成都小伙“饺克力”闭关三年半独立创作出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受到网民热捧,短片画面震撼,反战题材引人深思。

三年半16分钟的效率在年产13万分钟的国产动漫生产能力面前不值一提,但其收获的效应以及民间“草根”身份的标签却令多方资助的产业力量十分尴尬。“西瓜现象”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何遍地开花的产业基地、“不差钱”的政策优惠和投资以及数量众多的专业机构,却敌不过1个人的16分钟?中国动漫产业的创意之源究竟在哪里?

民间“草根”突破产业瓶颈

中国政府自2004年开始大力扶持本土的动漫产业,迄今为止,仅动画产业就有20个国家级基地。2008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249部,达到了13万分钟,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然而,如此密集的投入和成倍的产量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杭州天奇影视动画公司总裁何志祥直言不讳:“现在每年原创动画的时长不少,但真正能在市场上站得住脚、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很少。动漫企业跟风、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动漫行业最缺乏的就是创意。”

直到最近,一部名为《打,打个大西瓜》的动画短片的出现,才让人们猛然见识到在民间“草根”阶层中默默积累着的创意能量。

《打,打个大西瓜》是一部反战题材的动画片,讲述的是两个霸主为了争夺土地发动世界大战,双方的两名飞行兵在交战中意外流落荒岛,由敌化友,并最终放弃救援选择荒岛生活。短片制作精美,主题富有意义又不失幽默,尤其是用扑克牌制造出“千军万马”的创意令人印象深刻。

创作者“饺克力”真名杨宇,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从大三开始自学CG动画,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一年后辞职,在家全身心投入这部短片的制作。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足不出户,生活靠“啃老本”。而之所以选择辞职专心做动画,是为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原创漫画家。

杨宇和他的作品在网民中引起巨大反响。不少网民惊呼,这部短片对于国产动漫产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作者是华人动画片的希望。

政策“襁褓”中的“散养”“圈养”之争

“西瓜”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散落于民间的创意力量,也让人们提出疑问:为何政策大力扶持、基地大批建设、资金大量投入、规模不断扩大的动漫产业,却唯独创意不能提高?政策“襁褓”之下,优秀的创意人才为何难以出现?

“事实上,很多比我更有创意的人才,没能等到想法付诸实现,就已经对生存现实妥协了。”杨宇说,“创意本来就只是少数个体把智慧和想像发挥到极限所产生的东西,而不是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就能出来的。”

杨宇认为,从美国的迪斯尼到日本的手冢治虫,顶级的创意大师都是在家创造,然后用优秀作品去影响市场,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目前国内的产业政策并没有考虑到创意的源头——少数个体,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建产业、建基地、扶持大企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动漫人才必须从大公司的底层慢慢做起,耗费时间很长。”

在曾经担任美国梦工厂首席执行官的约翰塔诺夫看来,中国动漫产业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人”的缺失问题。他说:“在这个商业时代,只有创意是唯一一件不会成为商品的东西。”他认为,通过产业扶持的政策是不能直接获得创意和创新的。“创意是需要小心呵护的,我们应该更专注于‘人’的因素,因为这才是根本的东西。”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吕学武也指出,通过行政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能力无可置疑,但是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产业,并非通过形式化、规模化就能推动。

中国动漫创意产业路在何方?

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指出,事实上,中国动漫产业目前缺少的并不是创意,也不是人才,而是缺少滋养人才的土壤和容纳创意成长的空间。

吕学武表示,国家在制定动漫产业政策的时候,不应该只注重产业规模、数字指标,更应该关注人才的真正需求,把他们的需求作为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并且予以保证。

对于大量的专业动漫企业、机构来说,减少急功近利思想和培养对待人才的耐性可能是解决高端创意人才紧缺的当务之急。“高端创意人才虽然是企业所急缺的,但往往很多企业都没有耐性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他们希望招来的人马上就能用,马上就能出效益。这一点上我们的企业也应该进行反思。”天堂卡通数码制作公司制作部经理吴坚建议说。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