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是“死结” 地方楼市调控或留后手

发布时间:2010-05-14 14:11:44   来源:中国经营网  [字体大小: ]

2010年5月,中国楼市进入了关键点。

中央“4·15新政”出台后,市场观望情绪愈浓之时,地方政府正陆续亮“刀”。

从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国十条”新政,再到细化跟进的“京十一条”、深圳、青岛、浙江、广东,传统5月楼市的“黄金月”被密集的地方“新政”所笼罩。“我们已经详细谈论过了,肯定与中央的步调保持一致。”成都和重庆房管局人士不约而同的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最迟5月中旬,包括成都、重庆等未被列入中国楼市“重点监测”的大多数省市将陆续出台新政细则。

“这次中央是下了大决心的,地方肯定和中央保持一致的态度,只是根据地区具体情况把握着调控的尺度。”一位参与成都新政讨论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这种尺度的掌握将根据目前的观望期长短、房价走势来作判断。

是用一场暴风雨彻底摧毁高房价的壁垒,还是在风雨过后换来中国楼市的“新生”?左右为难的不仅仅是地方政府。

微调土地出让方式 上海出手稳房价

“我们主要有两个方式控制土地价格,一是增加土地供应,二是对土地出让方式进行微调。”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以下简称“规土局”)有关官员告诉记者:“对土地市场的降温,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而这位官员说的土地出让方式微调正是指4月29日绿地集团以34亿元价格拍下莘庄镇222号地块。而此次土地出让的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以前土地拍卖中价高者得的方式,其中的价格因素只占30%的比例。这也是4年来上海首次改变土地出让方式。

对此,上杨红旭说:“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地价,告别价高者得地、地价带动房价的怪圈,有利于稳定房价。”

冀望卖地生财 三线城市博弈楼市调控

“具体事具体说,保你满意。”很难相信,这样的话是出自地方行政长官之口,与他对话的是正处在楼市调控风雨飘摇之中的开发商。

这是发生在深圳的真实一幕,说这话的是辽宁省朝阳市的副市长李军。

“五一”,2010年的春季土地交易会在深圳举行,李军只是齐聚深圳40多个城市的市长之一,记者发现,除去重庆,这次来到深圳的几乎清一色的是来自三线城市的“行政长官”,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卖地。

楼市调控之下,一二线城市土地骤然遇冷似乎让长期以来没有机会分享土地财政盛宴的三线城市地方政府看到了希望,他们希望借此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在土地财政的最后盛宴中,占有一席之地。

价值洼地显现 武汉商业地产升温

“成为中国领先的商业地产集团。”近日,武汉住宅地产龙头福星惠誉定下的远期战略目标让人大跌眼镜,成为楼市调控之下的又一话题。

据仲量联行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一线城市在中国商业地产总量中的比重将仅占10%,这预示着今后10年里二三线城市蕴涵着巨大商机。

对于武汉来说,机会在于今年被国务院批复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武汉,近几年商业地产发展可谓“空白”。与其他重点城市写字楼、商场伴随住宅开发迅速火热不同,武汉商业地产供应远远不足刚性需求,而在销售价格上“商住倒挂”现象尤其明显,写字楼、公寓、商铺价值远被低估。

关键字: